“快來嘗一嘗,這水又甜又清亮,以后我們就能喝上長江水啦!”近日,安次區完成南水北調水源置換工作,落垡鎮路營村村民程長河看著水管中流出的清水高興地說。
為解決全區農村群眾飲用高氟水問題,近年來,安次區科學謀劃、積極推進,高效利用南水北調水源實施農村生活水源置換項目,解決轄區256個村街的飲水安全問題。
據了解,安次區農村生活水源置換項目采用廊坊市安次區鄉鎮(村)供水ppp運作模式,建設2座地表水廠(廊坊市安次區地表一水廠、廊坊市安次區地表二水廠),一水廠利用南水北調廊涿干渠、二水廠利用南水北調天津干渠做為水源,鋪設2座地表水廠至8座農村水站的輸水管道72公里,分南北兩區供水。
南區為葛漁城鎮、東沽港鎮3座水站,各配備了一套超濾一體化凈化處理設備,長江水通過新建成的管道被輸送到3座凈化處理設備處理,完成水源置換。北區利用現有的楊稅務一水站安裝的日處理能力6600噸的超濾水處理設備處理長江水,并通過新安裝的輸水管線對楊稅務鎮、仇莊鄉、碼頭鎮、落垡鎮、調河頭鄉等5座農村水站進行水源置換。
為使全區群眾早日喝上長江水,區水利局通過規劃臨時通水方案,購置必要的設施設備,為全區水源置換提供保障。目前,2座地表水廠正在建設中,72公里輸水管道已經建設完畢。
不僅如此,為逐步實現水廠專業化管護,今年,該區還投入專項資金招聘水廠管理人員65人,努力達到供水安全、運行良好、水質水量有保障。
本文來源:廊坊日報全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