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欧美成人精品第一页-国产人文伦熟妇Av一区二区精品-男人肏女人逼逼的手机视频-年轻的岳母在线中文字幕

APP下載
機會在手,求職信息實時掌握
    Alternate Text
    APP下載
    Alternate Text
    微信公眾號
    Alternate Text
    小程序
當前位置:首頁 > 校園招聘 > 教職工招聘 > 2024年泉州師范學院公開招聘高層次人才方案
2024年泉州師范學院公開招聘高層次人才方案

發布:2024-04-07 18:43:58  關注:17468次

泉州師范學院是福建省一流應用型建設高校(A類)、福建省“雙一流”建設高校、福建省示范性應用型本科高校、福建省碩士學位授予培育單位、福建省黨建工作示范高校、福建省“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福建省創新創業創造教育示范高校。

學校現有泉州主校區(校本部)和南安、鯉城2個分校區,共占地1815畝。下設二級學院18個,本科招生專業58個,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九大學科門類。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國家級一流專業6個,省級學科14個,其中音樂與舞蹈學入選福建省一流學科;化學工程與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紡織科學與工程、教育學、光學工程、工商管理等6個學科獲批福建省高等學校應用型學科;中國語言文學、生物學等7個學科獲批福建省重點學科。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8萬多人。現有教職工15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1100多人,臺灣全職教師20多人,國家級人才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6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福建省閩江學者、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福建省高校領軍人才、福建省特殊支持高層次人才“雙百計劃”人選等省級高層次人才140多人,福建省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團隊3個,福建省本科教學團隊12個,福建省研究生導師團隊2個。

因工作需要,擬在人員控制總量內向社會公開招聘高層次人才92名。根據《福建省省屬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暫行辦法》的規定,制定具體方案如下:

一、基本條件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遵紀守法,品行端正;

2.身體健康,符合福建省現行教師資格申請人員體檢標準;

3.年齡要求:博士研究生報考者年齡要求為18周歲以上、40周歲以下(在1983年4月至2006年4月期間出生,下同);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任職資格報考者年齡要求為18周歲以上、45周歲以下(在1978年4月至2006年4月期間出生,下同);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任職資格報考者年齡要求為18周歲以上、50周歲以下(在1973年4月至2006年4月期間出生,下同)。個別崗位有作具體要求的按要求執行;

4.在編人員須提供所在單位及其人事主管部門同意報考證明;

5.取得境外學歷學位證書報名者應提供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學歷學位認證書;認證書等資格認定截止時間為2024年12月31日。

二、招聘崗位及要求 

泉州師范學院2024年公開招聘高層次人才崗位及要求情況表 

崗位
代碼

崗位

名稱

招聘人數

學科專業

學歷

學位

其它要求

備注

A01

文學與傳播學院教師

8

中國語言文學類: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研究生

博士

本碩階段均為中國語言文學類或者教育學(學科語文教學方向)相關專業

 

A02

中國語言文學類:漢語言文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中文應用、漢語國際教育、對外漢語、華文教育、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

研究生

博士

 

 

A03

藝術設計類:設計學、藝術設計(學)、視覺傳達(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視覺傳播設計與制作、廣告設計與制作、廣告藝術設計、廣告與裝潢、電腦藝術設計、設計藝術學;

新聞傳播學類:網絡直播與運營、全媒體廣告策劃與營銷、廣告策劃與營銷

研究生

博士

本碩階段均為美術學、設計學類相關專業

 

A04

新聞傳播學類:傳播學、電視節目制作、攝影攝像技術、攝影與攝像藝術、影視多媒體技術、廣播影視節目制作、影視編導、廣播電視藝術學、網絡與新媒體、新媒體與信息網絡、網絡直播與運營;

表演藝術類:廣播電視(影視)編導、戲劇影視導演

研究生

博士

 

 

A05

歷史學類:學科教學(歷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歷史地理學、世界(歷)史、文物與博物館(學)、文物博物館服務與管理

研究生

博士

 

 

A06

藝術設計類:美術學(書法方向)、書法學;

教育學類:書法教育

研究生

博士

 

 

A07

陳守仁商學院教師

5

經濟貿易類:經濟學、西方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經濟思想史、區域經濟學、產業經濟學、世界經濟、國際貿易學、國際貿易、國際商務、國際貿易實務;

財政金融類:金融數學、金融工程、金融管理

研究生

博士

 

 

A08

工商管理類:工商管理、市場營銷、國際商務、電子商務、企業管理、國際企業管理、工商企業管理、國際市場營銷、市場營銷學

研究生

博士

 

 

A09

法學類:法學(含民法、商法、刑法、經濟法、行政法、國際經濟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環境資源法、財稅金融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等方向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知識產權法、知識產權、經濟法學、法學理論、法理學、民商法學、馬克思主義法學

研究生

博士

本碩階段均為法學類相關專業

 

A10

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

5

馬克思主義理論類

研究生

博士

中共黨員(中共預備黨員)

 

A11

哲學類

研究生

博士

中共黨員(中共預備黨員)

 

A12

歷史學類

研究生

博士

中共黨員(中共預備黨員)

 

A13

政治學類、社會學類

研究生

博士

中共黨員(中共預備黨員)

 

A14

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教師

9

物理學類:物理學、應用物理學、理論物理、原子與分子物理、凝聚態物理、學科教學(物理)、物理電子學、計算物理與數值分析

研究生

博士

 

 

A15

電子信息類:微電子、電路;

通信信息類: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計算機科學技術

研究生

博士

 

 

A16

信息通信類:光纖通信、計算機與數據通信、衛星通信、移動通信、多媒體通信、信號與信息處理、通信網設計與管理、集成電路設計與制造、電子元器件、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研究生

博士

 

 

A17

電氣自動化類:智能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與自動化、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電機與電器、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氣工程、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電工理論與新技術、控制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系統工程、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智能電子技術、嵌入式系統工程、嵌入式系統應用開發、嵌入式技術與應用、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電子測量技術與儀器

研究生

博士

 

 

A18

機械類:機械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制造自動化與測控技術、機械制造及自動化、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設計與制造、數字化設計及制造、機械制造工藝及設備、機電一體化工程(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

研究生

博士

 

 

A19

光電工程系教師

8

光學工程類:光學工程;

電子信息類: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光電子技術科學、信息顯示與光電技術、光電信息工程、光電子技術、光電工程;

通信信息類: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光通信技術、智能光電技術應用、光電技術應用、光電顯示技術;

物理學類:光學、物理電子學

研究生

博士

 

 

儀器儀表類:測控技術與儀器、精密儀器及機械、測試計量技術與儀器、儀器科學與技術

研究生

博士

 

 

A20

A21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教師

9

數學類、統計學類、系統科學類;

教育學類:數學教育、課程與教學論

研究生

博士

 

 

A2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類、計算機網絡技術類、計算機硬件技術類、計算機專門應用類、通信信息類(計算機通信、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通訊、移動應用開發、移動設備應用開發、數據通信與網絡系統、數據通信與因特網、通信軟件技術)、電氣自動化類(嵌入式系統應用開發、嵌入式技術與應用、智能終端技術與應用、數字媒體技術、醫學影像工程、醫學信息工程)、機械類(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計算機控制技術、智能控制技術、工業互聯網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教育學類(計算機教育)、電子信息類(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光電信息工程,信息物理工程)等相關專業

研究生

博士

 

 

A23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類、計算機軟件技術類、計算機信息管理類、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類、計算機專門應用類、教育學類(計算機教育)、統計學類(統計與大數據)等相關專業

研究生

博士

 

 

A24

外國語學院教師

3

外國語言文學類: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區域國別學、跨文化交際與比較文學、學科教學(英語)、英語教育、商務英語、翻譯

研究生

博士

 

 

A25

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教師

4

地理科學類:學科教學(地理)、自然地理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城市與區域規劃、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地學信息工程、地理信息系統、地理信息科學;

教育學類:地理教育、課程與教學論

研究生

博士

 

 

A26

土建類: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城鎮規劃、建筑設計

研究生

博士

 

 

A27

測繪類:國土空間規劃與測繪、無人機測繪技術、空間數字建模與應用技術

研究生

博士

 

 

A28

海洋與食品學院教師

4

生物科學類:生物教育、學科教學(生物)、微生物學、遺傳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教育學類:課程與教學論

研究生

博士

 

 

A29

森林資源類:森林培育、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野生植物資源開發與利用

研究生

博士

 

 

A30

食品科學與工程類: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科學;      

輕化工類:發酵工程、制糖工程、食品生物化學工程

研究生

博士

 

 

A31

化工與材料學院教師

4

化工與制藥類:化學工程與工藝、化學工程與工業、生物工程、能源化學工程、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生物化工、應用化學、工業催化、再生資源科學與技術、應用化工技術、有機化工生產技術、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化工設備與機械、安全工程、制藥工程、生化工程、生物醫藥

研究生

博士

 

 

A32

化學教育、課程與教學論、學科教學(化學)

研究生

博士

 

 

A33

材料類:材料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物理、高分子材料與工程、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高分子材料應用技術、橡膠智能制造技術、橡膠工程技術

研究生

博士

 

 

A34

紡織與服裝學院教師

5

紡織科學與工程類:紡織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非織造材料與工程、服裝與服飾設計、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紡織化學與染整工程、現代紡織技術、針織技術與針織服裝、服裝設計、新型紡織機電技術、紡織品設計、服裝工藝技術、服裝設計與加工、服裝制版與工藝、服用材料設計與應用、鞋類設計與工藝、服裝設計與工藝、現代家用紡織品設計、紡織材料與應用、現代非織造技術、紡織機電技術、家用紡織品設計、紡織復合材料、纖維復合材料;

輕化工類:染整技術、數字化染整技術、皮革制品設計與工藝

研究生

博士

 

 

A35

藝術設計類:藝術設計(服裝藝術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藝術與科技、服裝設計與工程、服裝設計與工藝教育、服裝陳列與展示設計、人物形象設計、裝飾藝術設計、珠寶首飾設計、旅游工藝品設計與制作、皮具設計、鞋類設計、工業造型設計、工藝美術品設計、文化創意與策劃

研究生

博士

 

 

A36

教育科學學院教師

8

教育學類

研究生

博士

 

 

A37

心理學類:心理學、應用心理學(含臨床心理學方向、犯罪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心理咨詢等)、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人格心理學、認知神經科學、臨床心理學、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學類:應用心理學、心理咨詢與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生

博士

 

 

A38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類:數字媒體(應用)技術、計算機多媒體制作、數字游戲設計、電腦游戲技術、影視藝術技術;

計算機軟件技術類:教育技術學;

教育學類:教育技術學、現代教育技術、計算機教育

研究生

博士

 

 

A39

音樂與舞蹈學院教師

5

表演藝術類:音樂(學)、音樂科技與藝術、音樂與舞蹈學、音樂傳播

研究生

博士

 

 

A40

表演藝術類:舞蹈表演(學)、舞蹈編導

研究生

博士

 

 

A41

美術與設計學院教師

3

教育學類:美術教育

研究生

博士

 

 

A42

藝術設計類:設計學、藝術設計(學)、數字媒體藝術

、數字媒體藝術設計

研究生

博士

 

 

A43

體育學院教師

4

體育學類

研究生

博士

 

 

A44

交通與航海學院教師

4

機械類:車輛工程、汽車服務工程、機械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特種加工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自動駕駛技術(無人駕駛技術)

研究生

博士

 

 

A45

水上運輸類:輪機工程、輪機管理、船舶電子電氣工程、電氣自動化(船舶方向)

海洋工程類:船舶與海洋工程

研究生

博士

 

 

A46

水上運輸類:航海技術;

交通運輸綜合管理類:交通運輸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交通運輸裝備類:載運工具運用工程、海洋船舶駕駛、智能控制、地理信息

研究生

博士

 

 

A47

中國泉州文化遺產研究院教師

3

土建類:建筑遺產保護、建筑學、城鄉規劃學、建筑工程保護、建筑歷史與理論

研究生

博士

本科階段為建筑學專業

 

A48

歷史學類:考古遺址保護、歷史學(中國史、世界史)、考古學、文物與博物館、文物鑒定(賞)與修復、文物修復與保護

研究生

博士

 

 

A49

藝術設計類:藝術學(歷史、理論與評論)、藝術史論

研究生

博士

 

 

A50

中國絲路語言文化研究中心教師

1

中國語言文學類:漢語言文字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國際教育

研究生

博士

具有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

  

 

備注:

?師資引進的對象和基本條件  

(一)第一類人才:杰出人才

1.杰出人才A類,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中國科學院院士(含外籍院士);

(2)中國工程院院士(含外籍院士);

(3)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4)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5)近10年內入選國家“萬人計劃”杰出人才項目;

(6)具有與上述人才相當學術地位或成就的專家學者。

2.杰出人才B類,原則上應具備我校二級教授任職條件,同時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近10年內曾入選以下人才計劃(工程、項目),且近5年內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

①國家級重大人才計劃;

②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項目;

③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長江學者”稱號獲得者);

④省特級后備人才項目。

(2)近10年內曾擔任以下職務或項目(課題)負責人:

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負責人;

②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負責人;

③國家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負責人;

④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項目負責人;

⑤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負責人;

⑥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

(3)近10年內曾獲得以下榮譽稱號(獎項):

①國家級教學名師;

②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排名前2)、一等獎(排名第1);

③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特等獎(排名前2)、一等獎(排名第1)。

(4)近10年內獲得以下獎項:

①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排名前3)、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前2)、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1);

②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排名前2)、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排名第1);

③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排名前2)、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1)。

(5)具有與上述人才相當學術地位或成就的專家學者。

(二)第二類人才:領軍人才

1.領軍人才A類,具備博士學歷學位和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且原則上應達到我校三級教授及以上任職條件;同時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或符合領軍人才B類條件要求的3條:

(1)近10年內曾入選以下人才計劃(工程、項目),且近5年內有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

①國家級重大人才計劃青年項目;

②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項目;

③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

④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

⑤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

⑥國家“青年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入選者;

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長江學者”稱號獲得者);

⑧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⑨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

⑩省引才“百人計劃”(團隊入選的須為團隊帶頭人;不含短期項目入選者)。

(2)近10年內曾擔任以下職務或項目(課題)負責人:

①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

②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

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負責人;

④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負責人;

⑤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負責人;

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負責人;

⑦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負責人。

(3)近5年內曾獲得以下榮譽稱號(獎項):

①中國青年科技獎;

②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排名前3)、一等獎(排名前2);

③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排名前2)、二等獎(排名第1);

④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獲獎作品排名第一主創人員;

⑤中華技能大獎;

⑥世界技能大賽金牌;

(4)近5年內獲得以下獎項:

①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排名前4)、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前3)、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前2);

②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排名前3)、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排名前2);

③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排名前3)、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前2)。

(5)具有與上述人才相當學術地位或成就的專家學者。

2.領軍人才B類,應具備博士學歷學位且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同時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近10年內曾入選以下人才計劃(工程、項目),且近5年內主持省部級重大項目以上1項:

①中宣部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

②省特支人才“雙百計劃”;

③省“雛鷹計劃”青年拔尖人才項目;

④省“外專百人計劃”;

⑤百千萬人才工程省級人選;

⑥省杰出科技人才;

⑦閩江學者獎勵計劃(不含講座教授)。

(2)近5年內曾擔任以下職務或項目(課題)負責人:

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個以上負責人;

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或青年項目、國家藝術基金項目2個以上負責人;

③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負責人;

④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

(3)近5年內曾獲得以下榮譽稱號(獎項):

①省青年科技獎;

②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排名前3)、二等獎(排名第1);

③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排名前2)、三等獎(排名第1);

④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排名第1);

⑤省百花文藝獎一等獎相應作品獲得者包括:戲劇、電影(含動畫電影、紀錄電影)、電視(含電視動畫片、電視紀錄片)、廣播劇作品類為導演、編劇、主演署名第一的個人;曲藝、舞蹈作品為編劇(編導)、主演署名第一的個人;音樂作品為作詞、作曲分別署名第一的個人;文學、美術、攝影、書法、民間文藝、文藝評論作品為署名第一的作者。

⑥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獲獎作品排名第二、三主創人員,二等獎獲獎作品排名第一主創人員;

⑦中國專利金獎獲得者(排名第1);

⑧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⑩全國技術能手;

?世界技能大賽銀牌;

?省部級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排名第1);

(4)近10年內曾獲得以下獎項:

①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排名前5)、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前4)、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前3);

②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排名前4)、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排名前3);

③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排名前4)、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3);

④省部級科學技術一等獎(排名第1)

(5)其他符合下列條件

①近5年內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際高水平科技期刊《期刊引用報告》的中科院二區5篇,其中一區3篇(以文章發表時分區情況為準),且近5年內主持省部級重大項目以上2項;

②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收錄期刊(不含拓展版)發表論文8篇,且近5年內主持省部級重大項目以上2項;

③理工科類:近5年橫向科研經費累計實際到賬(學校)達400萬元以上,人文社科類:近5年橫向科研經費累計實際到賬(學校)達200萬元以上;

④理工科類:近5年科研成果轉化累計實際到賬(學校)達250萬元以上,人文社科類:近5年科研成果轉化累計實際到賬(學校)達100萬元以上。

(6)具有與上述人才相當學術地位或成就的專家學者。

(三)第三類人才:優秀人才

1.優秀人才A類:

A1類:年齡40周歲及以下博士,且正高或近5年成果滿足學校直聘教授條件者。

A2類:40周歲<年齡≤50周歲博士,且正高或近5年成果滿足學校直聘教授條件者。

2.優秀人才B類:

B1類:年齡40周歲及以下博士,且副高或近5年成果滿足學校直聘副教授條件者。

B2類:40周歲<年齡≤45周歲博士,且副高或近5年成果滿足學校直聘副教授條件者。

3.優秀人才C類:

年齡40周歲及以下,且在國際知名的“三大世界大學排名”最新同時排名前200高校畢業或教育部最新全國學科評估A+學科的博士研究生。

(四)第四類人才:博士

1.博士A類:

近5年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博士在讀期間導師為第一作者、本人為第二作者的視同本人第一作者)在A級刊物發表論文2篇或近5年橫向科研經費累計實際到賬(學校)達50萬元以上或近5年科研成果轉化累計實際到賬(學校)達40萬元以上。

2.博士B類:

近5年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博士在讀期間導師為第一作者、本人為第二作者的視同本人第一作者)在A級刊物發表論文1篇或近5年橫向科研經費累計實際到賬(學校)達25萬元以上或近5年科研成果轉化累計實際到賬(學校)達20萬元以上。

3.博士C類:

其他博士研究生。

三、引進人才待遇

 表1:泉州師范學院高層次人才引進待遇一覽表

人才類型

年薪

安家費

購房補貼

科研啟動費

生活津貼

人文社科類

理工類

第一類人才

Ⅰ-A

杰出人才A類

200萬起

10萬

面議

面議

面議

 

Ⅰ-B

杰出人才B類

150萬起

10萬

面議

面議

面議

第二類人才

Ⅱ-A

領軍人才A類

80萬起

10萬

150萬起

60萬起

100萬起

Ⅱ-B

領軍人才B類

50萬起

10萬

100萬起

30萬

60萬

第三類人才

 

Ⅲ-A1

年齡40周歲及以下博士,且正高或近5年成果滿足學校直聘教授條件者

----

10萬

90萬

20萬

40萬

1000元/月

Ⅲ-A2

40周歲<年齡≤50周歲博士,且正高或近5年成果滿足學校直聘教授條件者

----

10萬

80萬

20萬

40萬

Ⅲ-B1

年齡40周歲及以下博士,且副高或近5年成果符合學校直聘副教授條件者

----

10萬

65萬

15萬

30萬

Ⅲ-B2

40周歲<年齡≤45周歲博士,且副高或近5年成果符合學校直聘副教授條件者

----

10萬

55萬

15萬

30萬

Ⅲ-C

年齡40周歲及以下,且在國際知名的“三大世界大學排名”最新同時排名前200高校畢業或教育部最新全國學科評估A+學科的博士研究生

----

10萬

50萬

15萬

30萬

第四類人才

Ⅳ-A

符合學校規定的第四類人才博士

A類條件者

----

10萬

40萬

10萬

20萬

Ⅳ-B

符合學校規定的第四類人才博士

B類條件者

----

10萬

35萬

10萬

20萬

Ⅳ-C

其他博士研究生

----

10萬

30萬

8萬

15萬

備注:

1.符合我校認定的緊缺急需學科專業人才,可增加購房補貼15萬元。

2.符合福建省、泉州市引進人才認定條件的,由學校上報省、市相關部門審核確認,另享受省、市提供的相關待遇。

 1.引進人才的待遇主要包括:薪酬、安家費、購房補貼和科研啟動經費,以及協助解決配偶安置、子女入園入學等其他相關保障待遇。薪酬、安家費、購房補貼和科研啟動經費按學校規定的辦法發放。引進人才的待遇,詳見表1:《泉州師范學院高層次人才引進待遇一覽表》。

2.安家費一次性領取,入職手續辦結并來校報到后可先預借。購房補貼第一年發放總額的50%,剩余補貼按剩余服務年限從第二年起按月平均發放;正式入職后因在泉州市購房需要,憑本人的正式購房合同可申請一次性兌現購房補貼。科研啟動費根據學校科研部門相關規定執行。入職手續辦結后,可報銷(從國內住所到我校)往返一趟的面試考核交通費和住宿費(不超過兩晚)。

3.符合學校認定的緊缺急需學科專業人才,可增加購房補貼15萬元。

4.學校根據實際情況,給予引進第三類人才以及實行年薪制的人才一年的過渡租房補貼2000元/月,隨工資發放,或提供一年廉租過渡房;給予學校引進第四類人才三年的過渡租房補貼2000元/月,隨工資發放,或提供三年廉租過渡房。廉租過渡房管理按學校公租房管理有關規定執行。

5.符合福建省、泉州市引進人才認定條件的,由學校上報省、市相關部門審核確認,另享受省、市提供的相關人才待遇。詳見表2:《福建省及泉州市高層次人才引進待遇一覽表》。

表2:福建省及泉州市高層次人才引進待遇一覽表

序號

項目

補助

1

福建省年度緊缺急需人才
(省外高校畢業生)

正高:住房補貼18萬元(分5年發放)、生活津貼12萬元,按2000元/月發放(發滿5年),共計30萬元。

副高或博士:住房補貼14萬元(分5年發放)、生活津貼12萬元,按2000元/月發放(發滿5年),共計26萬元。

2

福建省引進高層次人才(ABC人才)

特級人才(院士級)700萬元

國(境)外:A類200萬元、B類100萬元、C類50萬元

國內:A類100萬元、B類50萬元、C類25萬元

3

福建省海納百川人才(百人計劃)

入選海外人才:200萬元

入選國內人才:100萬元

4

泉州市“人才港灣計劃”

第一層次:200萬元

第二層次:100萬元

第三層次:50萬元

第四層次:30萬元

第五層次:10萬元

入選人才團隊:100萬元

6.在校服務年限為10年。

7.以上的第三、第四類引進人才除應符合各自條款要求的年齡外,原則上還須符合以下年齡要求:博士40周歲及以下,博士且副高級職務45周歲及以下,博士且正高級職務50周歲及以下;特別優秀和緊缺急需人才在符合福建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規定的引進、聘用、調動年齡要求內,可實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議”具體商定。

8.博士畢業于國(境)外高校的引進人才還須符合以下條件:

(1)引進人才博士畢業的高校學制不少于三年;在國(境)外學習年限不少于三年。

(2)博士論文研究內容與所應聘學科專業相符。

四、信息發布

招聘信息在福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門戶網站、福建就業網、泉州師范學院教師工作部(人事處)網站公開發布。

五、報名和資格審查

1.報名時間:自本方案發布之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

2.報名方式:符合條件的應聘人員請于報名截止之日前將報名材料通過電子郵件發送至泉州師范學院招聘郵箱yinpin@qztc.edu.cn,逾期不予受理(郵件主題請按如下格式:崗位代碼+崗位名稱+姓名+手機號碼)。其中,報名登記表單獨一個附件,其它相關材料以掃描件或圖片形式保存在一個PDF文檔中。

報名材料包括:

(1)《泉州師范學院公開招聘報名登記表》(附件),照片為近期免冠正面2寸彩色相片(電子照片直接打印,簽字);

(2)身份證正反面復印件(印制在同一頁面);

(3)本、碩、博各階段的學歷、學位證書復印件,畢業生暫時無法提供學歷、學位證書復印件的,應書面保證學歷學位真實性;取得境外學歷學位報考者應提交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學歷學位認證書復印件;

(4)應聘崗位要求的其他證書或工作經歷證明復印件。

應聘人員所留聯系方式應準確無誤并確保招聘期間保持通暢。

3.資格審查:應聘人員應嚴格按照招聘崗位的條件要求報名,并對提交材料的真實性負責。凡個人填報信息不實,不符合招聘崗位要求的,一經核實,即取消考試或聘用資格。

六、考核

根據福建省省屬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高層次人才有關規定,本次招聘采取面試考核的方式確定擬聘人選。

七、體檢

體檢標準及項目參照我省現行教師資格申請人員體檢標準執行,未按時體檢的,視為自動放棄。

八、公示

考核、體檢合格,且符合崗位各項條件要求的擬聘人選在泉州師范學院教師工作部(人事處)網站公示7個工作日。

九、聘用

公示結果不影響聘用的,辦理聘用核準手續,單位與擬聘人員簽訂聘用合同。

十、聯系方式

聯系地址:泉州市豐澤區東海大街398號泉州師范學院人事處

郵編:362000

聯系人:許老師電話:0595-22783070、郭老師電話:0595-22906239、李老師 電話:0595-22919537

十一、監督

本次招聘工作由泉州師范學院組織實施。學校紀檢監察部門對招聘工作進行監督,監督電話:0595-22919635。

附件:泉州師范學院公開招聘報名登記表.docx

推薦:更多教職工招聘請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
注: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三河人才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于三河人才網,轉載請必須注明三河人才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是本著為求職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